11月1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红色工业文化育人与大思政课建设交流座谈会在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朱秀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江阴市委常委、临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绍峰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南理工校党委副书记廖文和主持。
朱秀梅指出,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和部属高校主管部门,工信部具有衔接红色工业文化资源供需两侧的独特优势,依托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和部属高校,持续加强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研究阐释,推动思政课内容和模式创新。围绕开发红色工业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把握正确方向,讲好我国新型工业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二是推动资源整合,健全思政体系,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同推进红色工业文化育人协同机制。三是加强研究阐释,提升育人质效,用好校史馆、博物馆等文化载体,推进工业文化进校园。四是发挥行业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持续凝练典型人物、事例和精神,打造工信思政特色品牌。
付梦印表示,作为工信部部属高校,南理工始终牢记强国强军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文化浸润,形成了红色工业文化传播的重要源泉和南理工特色的大学文化,即使命文化、军工文化、奉献文化、暖心文化。
许峰表示,此次活动在江阴举办,为江阴大力弘扬优秀工业文化、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打开了新的空间。
会上,孙星发布《红色工业文化育人江阴倡议》,倡议高校、企业共同构建红色工业文化育人协同机制,共同完善红色工业文化课程体系,共同强化红色工业文化学术研究,共同拓展红色工业文化社会实践路径,共同打造红色工业文化“大思政课”。
部属高校与国家工业遗产所在企业集中签署了红色工业文化育人校企合作协议。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启动红色工业文化育人与大思政课建设新模式和新路径的探索。
随后,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了22个优秀红色工业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和20篇优秀论文名单。来自部属高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代表围绕用红色工业文化铸魂育人、构建特色“大思政课”育人体系进行了交流发言。典型案例所在单位的代表分享了红色工业文化育人的做法、成效与经验。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分享了关于红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业博物馆育人等研究成果。
最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了红色工业文化育人研究课题征集指南,期待更多专家学者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推进红色工业文化育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前,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基地,全面感受学校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办学育人实践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和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