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也叫“换名”。借人或事物的特征、形象和标志代替人与事物是借代类型最多的一种。
(11)刚至穿堂那边,只见玉钏儿独坐在廊檐下垂泪,一见他来,便收泪说道:“凤凰来了,快进去罢,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宝玉陪笑道:“你猜我往那里去了?”玉钏不答,只管擦泪。宝玉忙进厅里,见了贾母王夫人等,众人真如得了凤凰一般。(《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凤凰是传说中的极其珍贵的飞禽,是祥瑞的象征,用凤凰来代替宝玉,显示出宝玉在贾家的重要地位。】
(12)[外旦云]那周舍穿着一架子衣服,可也堪爱哩。[正旦唱]那厮虽穿着几件虼螂皮,人伦事晓得什么?(关汉卿《救风尘》)【周舍是富家子弟,穿着华丽,却是衣冠禽兽。文中以“虼螂皮”(跳蚤皮)来指代他所穿着的衣服,显示出说话人对他的厌恶感情。运用借代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语言内含的感情色彩。】
(13)那个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地往下滴。(鲁迅《药》)【“红的”代人血,令人惊心刺目的“红色”在这特定的场景中是最富特色的。再说,从老拴的角度说,是忌讳说出“人血”来的,此处运用借代还可以起到讳饰的作用,达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目的。】
(14)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代老年人,“垂髫”代小孩。这是以发式和发色的特征代替人。借代可以扩大语言的容量,使被代替的人或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15)三四顶旧毡帽从石阶下升上来。旧毡帽下面是浮现着希望的酱赤的面孔。他们随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破布袄的肩背上。(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旧时江南农民多戴毡帽,作者以“旧毡帽”来指代粜粮的农民,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劳苦身分,而且显示了他们贫穷的生活地位。】
(1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重九日作》)【词中的“金兽”、“东篱”、“黄花”均是借代手法,分别指称“兽形的铜香炉”,“种菊花的地方”和“菊花”。这是一首有名的重阳词,作者长于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进个人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融和交织,从而创造了以诗人为主体的诗的形象。最后“莫道”三句,用黄花来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17)油污和香脂挤在一起,汗味和发乳挤在一起,粗犷和纤巧挤在一起,豪爽和幽雅挤在一起,嘿!挤成这么一个,结结实实的整体。(郭俊明《挤车曲》)【诗中的“油污”、“香脂”、“汗味”、“发乳”、“粗犷”、“纤巧”、“豪爽”、“优雅”全是以人的外部特征代替各种各样的挤车人,不仅写出了人物的性别、职业,还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特别生动、形象。当然这一切都是读者通过联想感觉到的,随之品尝到的还有那清新活泼的情趣。】
(18)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是一个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警察吆喝着连抓带拖的弄进一个十八岁的学生来,苍白脸,脏衣服,站在下面。马褂问过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之后,又问道:“你是木刻研究会的会员么?”(鲁迅《写于深夜里》)【因为不知名,所以用衣着指称,这是人物借代中最常见的文子。可是此处的借代倒也藏了一点深意:“马褂”与“西装”一古一洋,相映成趣,画出了所谓“中西合璧”的丑态。鄙视之情,不言而喻。】
(19)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可直译为“吃肉的人”,指代有权势的人,这里是专指鲁庄公和他的臣属们的。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中,老百姓对战事的厌烦,对统治者的鄙视,被“肉食者”三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20)两鬓飞霜,送往事。半筐诗稿,迎未来……(张志民《自题小像》)【“霜”代白发,这是历代诗词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霜”的借代义含有强烈的描写色彩。“诗稿”论“筐”,可见创作的艰辛和收获之大。“两鬓飞霜”却豪情满怀“迎未来”,诗人的胸襟、情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