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内耗、焦虑,几乎成为当代年轻人普遍的心理现象,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与竞争,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根据《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青年群体尤其是18至24岁的年轻人,抑郁风险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他们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不安与焦虑,寻求共鸣与缓解。因此,关注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情绪纾解成为了Soul App天然的社区共识。
在此背景下,今年6月,Soul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宛平南路600号)展开深度合作,联合发起青年心理关怀公益项目,包括“心理医诗”诗歌展览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心理关怀活动,旨在帮助年轻人缓解心理压力,活动在青年群体中广受好评,成功出圈,大量年轻人前来上海鲁迅公园打卡,感受诗歌韵律的治愈。
走出上海,来到海上
在这个10月,Soul扩展其心理关怀的版图,再次联合宛平南路 600 号发起心理关怀公益项目“心理医诗2.0”,在世界精神卫生日的背景下,继续为年轻群体补充精神关怀。这次,除了鲁迅公园场地,Soul走出上海,来到海上,在阿那亚黄金海岸谱写新的续篇。
秉持“让情绪problem变成治愈poem”的核心主张,Soul以诗人余秀华的数首经典之作及部分诗歌博主作品为主体,将年轻人的情绪诉求变成一首首动人心弦的心理医诗,希望为更多年轻人开具精神“诗”方,提供情绪宣泄与找寻慰藉的路径。
诗歌的疗愈作用,已经得到了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支持——因此,心理医“诗”并非只是讨巧的谐音梗,一首共情的诗歌,就是有减轻压力、驱逐焦虑的功效,它能促进情绪改善与心理健康,继而找回内在的秩序感,就像余秀华的诗歌,“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通过诗歌,重回内心的秩序轨道,一切的负面情绪都只是流经,在大雪和风暴经过后,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年轻人群体中普遍弥漫者一股焦虑情绪,主要体现为意义感的丧失,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候,具体的爱——那种能够触摸到、感受到、实践出来的爱,往往成为寻找生活意义的关键。在这首名为《意义》的诗歌中,“去闻一朵花,去抱一棵树”, 具体的爱和行动是获得生活意义的途径。通过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享受过程,我们能够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找回对生活的热情,从而赋予自己的生活以独特的意义。
除了医诗,还有医师
除了诗歌展览之外,Soul还在平台上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群聊派对,邀请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业医师、壹点灵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师以及脱口秀演员小北,聊聊当代年轻人的发疯与治愈,通过站内群聊派对的形式,就当下年轻人最常见的情绪议题开启线上分享,把心理健康这样原本严肃的话题变成一次次平等而轻松的心灵交流。
从“发疯文学”到“原生家庭”,再到“重新养育自己”和“亲密关系”,对于年轻人而言,心理和情绪的课题既是“自我”的探索,也与“他者”息息相关,它们不仅刻有过去的印记,也影响将来的生活,Soul围绕自我成长、职场发展、情感关系等青年群体最关注的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年轻人的情绪管理注入更多积极的能量,助力他们构建更加坚实的自我认同。
既有洞察,也有行动
Soul对年轻人的关怀与行动,一来源于对基于平台长期对于年轻人心理及情绪问题的深刻洞察,作为Z世代用户占比突出的社交平台,Soul 发现,很多年轻人渴望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人可以倾诉,他们寄希望在网络中,找到解决情绪问题的途径。
二来Soul自成立之初,就将社会责任纳入品牌核心价值中,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关注并参与年轻人心理健康关怀公益事业——在2021年,Soul组建用户“情绪关怀小组”,呵护了年轻一代心理健康,获得人民网报道;2023年,Soul 携手专业心理咨询平台壹点灵,推出了“情绪松绑计划”,帮助年轻人缓解焦虑,松绑情绪,这些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而这一次,Soul通过“心理医诗”这样独特的叙事方式,将缥缈的情绪表达具象化,进一步引导年轻人正确认识情绪,应对情绪,感受诗歌的温暖与治愈。
在未来,Soul将持续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推出更多有意义的公益实践,与年轻人建立更深层次的对话,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成为年轻群体在探索自我、表达情感和寻求支持时的可靠伙伴,同时也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