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多家OTA发布的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总结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周边游、短途游需求旺盛,全国主要城市的重点景区、乡村度假区等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同时,清明假期期间“拼假族”的长线游需求也亮点纷呈。
“年假+清明”也能低价远距离出游,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一成
今年清明假期(4月4日-6日)与年假灵活组合的“拼假”模式,成为打工人的热门选择。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年轻人敢休假了,政策落地体现在首个假期。去哪儿数据显示,尽管清明假期只有3天,且历来是出游淡季,但今年的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却增长了一成,超过一季度平均水平,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增幅达到两位数。从出行时间来看,清明节前3天、清明节后2天的机票预订量也有明显上涨,这意味着有不少旅客选择“年假+清明”的拼假模式。
去哪儿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国内热门目的地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重庆、杭州、西安、昆明和海口。从度假预订情况来看,长三角地区最受青睐。
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最强“流量密码”,年轻人流行穿汉服打卡历史博物馆
清明假期期间,居民周边短途游更青睐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南京、西安、重庆、苏州、洛阳、开封等热度居前。旅游消费大众化趋势之下,仪式感也成为风景之外不可或缺的体验。假期期间,同程旅行在国内部分机场、高铁站的会员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花式接机、目的地打卡等旅行服务,营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到达仪式感。
穿着汉服到历史博物馆逛展是年轻人为打开灿烂中华文化准备的“仪式感”。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全国主要的省级历史博物馆和热门城市博物馆人气持续处于高位,“顶流”博物馆的参观名额在假期前一周就纷纷约满。假期期间全国人气较高的博物馆主要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
清明赏花游目的地武汉洛阳等热度居前,热门花卉成为旅游目的地“主角儿”
赏花踏青是清明短途游和长线游的共同热点,热门花卉也成为一些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绝对“主角儿”。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赏花游目的地以武汉、洛阳、无锡、(上饶)婺源、伊犁、林芝、广州等热度最高。
洛阳牡丹花、新疆吐尔根杏花、贵州百里杜鹃花、婺源篁岭油菜花等春日花卉正处于盛开期。不少游客化身“花期猎人”,精心设计假期安排以“拼”出一条中长线赏花行程。途牛“郭亮村-云台山-龙门-少林寺-开封6日游”“吐尔根杏花-独山子大峡谷8日游”“贵州百里杜鹃-黄果树-荔波-西江6日游”“武汉3日踏春游”“望仙谷-婺源-三清山3日游”等包含踏春赏花体验的多地连线游产品在假期获得了较高的人气。
洛阳国际牡丹节的举办不仅吸引了国内长线游客,也让洛阳成为中部地区较为热门的入境游目的地。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4月3日至6日洛阳酒店预订热度月环比增长超200%(较今年3月份同期),武汉、无锡、上饶、林芝等赏花游热门目的地的酒店预订热度也达到了接近100%的环比增幅。
踏青“踏”出了国,热门出境游目的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翻倍
今年清明假期不调休,但计划出境游的消费者早就安排好了年假。在“请4休9”的带动下,清明假期出境游热度继续增长,且出行周期较去年显著提前。飞猪数据显示,假期开始前2天就已经出行的出境游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成。假期期间,境外门票、国际邮轮、境外火车票的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56%、172%、293%。目的地方面,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中国澳门、法国、澳大利亚等是清明假期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巴西、沙特阿拉伯、摩洛哥、荷兰、意大利等目的地增速较快。
受益于清明前后的樱花盛景,日本大阪、京都及韩国首尔等地热度激增,日韩包揽出境热门目的地前列多个席位。携程数据显示,大阪和京都吸引力显著,来自内地旅客的订单量同比增幅分别超过7成和8成,首尔涨幅达35%。济州岛近日还因为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吸引了一波剧粉打卡热潮,内地旅客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充分印证了文旅融合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撬动效应。
综合整理自文旅之声、携程、同程、去哪儿、途牛、飞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