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思政课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又在思政课教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增的教师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并且不少教师的学科背景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是哲学、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出身的青年思政课教师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的青年思政课教师(以下简称“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
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政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意识形态性,这一特性决定了任课教师的政治素养一定要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相比,由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对缺乏,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还有一定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定力不够坚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的认识还不深刻,在重大原则上站稳党和人民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风险挑战面前严守政治纪律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政治担当不够强烈,对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认同度以及对思政课教师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理论功底有待进一步夯实。思想性是思政课的重要属性。思政课的思想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一定要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相比,由于没有接受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对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的层面。二是知识面不够宽广,主动学习各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意识还不够,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等需要进一步拓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不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善于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科意识有待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的规律、特点以及学科边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相比,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律、特点以及学科边界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学科意识还有些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愿意或者不能从原来的学科中“跳”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自觉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二是存在教学与科研分离的现象,在教学上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但在科研上或是继续从事原学科研究,或是找不到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契合的研究方向,科研没有很好地服务于教学。
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相比,由于对思政课的本质认识不深刻和教学实践锻炼不足,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做到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把思政课当作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来讲授,偏重于知识传授而不太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二是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的问题意识和现实观照意识需要进一步树立,课程的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多举措提升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
积极提升政治素养,持续擦亮信仰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因此,要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大力提升政治素养,尽快补足政治素养不强这个短板。一要筑牢政治信仰。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把信仰与忠诚体现在教书育人中。二要坚守政治立场。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用政治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在大是大非、重大原则问题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敢于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想,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实际行动擦亮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底色。三要强化政治担当。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牢记思政课教师的初心,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涵养仁爱精神,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各项任务要求,把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使命。
着力夯实理论功底,不断厚植学养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因此,要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不断夯实理论根基、拓宽理论视野、提升理论水平,尽快补足理论功底不扎实这个短板。
一要系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要广泛涉猎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广泛阅读多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并积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各种社会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三要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增强现实观照意识,善于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挖掘教学素材和科研选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在答疑解惑中回应学生的关切和需求,在思考分析中寻找科研方向和题目,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
牢固树立学科意识,切实增进学科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
因此,要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切实增进学科自信。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自我转化,主动从原来的学科中“跳”出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学习和研究,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切实做到自觉认同和真心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思想上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研究者。二要积极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努力破除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以所学学科为切入点找到若干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契合的方向作为新的研究方向,积极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服务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提升育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因此,要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全面掌握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尽快补足教学能力不足这个短板。一要主动适应思政课教学的特点要求。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意识,深入领会思政课的本质与要求,深刻认识思政课教学的规律与特点,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把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提升。二要全面掌握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主动适应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积极打造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体验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融合式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表达能力,从而建设精品课堂,提升育人效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青年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研究”(22VSZ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苏威豪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