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2年
发表刊物:《广西蚕业》
论文作者:李小群、陆春霞、林强轩、唐永飞、韦伟、徐雯雯、肖潇、刘开莉、梁贵秋
桑黄作为珍稀药用大型真菌,在传统医学中历史悠久,但此前分类不明。随着现代医药学发展,其活性成分受关注。本文旨在深入解读桑黄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提取方法与应用前景,为深入研究及产业开发提供参考,解决当前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桑黄资源的有效利用。
认识桑黄
-
分类与特征
2012 年前分类模糊,后确定主要种类。其菌盖半球形,颜色因寄生树种而异,如灰色、褐色或黑色且表面木质化。在中国古代有桑耳等多种称谓,药用历史超两千年,在多本古籍中均有记载。
-
活性成分
富含多糖类、黄酮类、香豆素、三萜类、氨基酸及酶类等,不同生长条件下成分与功效有差异,如桑树桑黄在某些成分含量上高于其他树种,菌丝体多糖含量可能高于子实体。
主要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
-
多糖类物质
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功效。在抗肿瘤上,效果优于部分药用真菌,如桑黄多糖 PIE 可通过免疫介导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且毒性低;抗氧化方面,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 DNA 等,且与剂量有关;免疫调节上,可阻断相关因子表达发挥作用,多种实验证明其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
黄酮类物质
属于多酚类,可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抑菌。抗氧化上,能直接清除自由基,醇提取物效果良好且与浓度相关;抗肿瘤上,总黄酮可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对癌细胞有抑制且对正常细胞无毒;抗菌抑菌上,甲醇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可能是其抑制常见菌群的关键。
-
三萜类物质
活性广泛,包括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如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可抑制细胞一氧化氮产生、抗肿瘤,桑黄总三萜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部分分离出的三萜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
-
其他活性物质
成分多样,如香豆素、生物碱等。部分成分可舒张血管、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等,为桑黄药用价值提供了更多可能。
主要活性成分的组成及提取方法
多糖类物质
成分:分为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含胞内、胞外多糖),单糖组成复杂,有葡萄糖、甘露糖等多种,结构多样,不同来源的多糖在分子大小、连接方式和组成比例上存在差异。
提取分离方法:包括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热水浸提法提取率较低,经优化后可提高;微波提取法在一定条件下提取率较高;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提取法可进一步优化提取效果,不同方法各有优劣。
黄酮类物质
成分:是含量较高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子实体和菌丝体均有分布,种类繁多,不同培养基质的桑黄黄酮含量不同,如桑树桑黄含量较高。
提取分离方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生物合成,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等。可通过响应面法等优化工艺,如确定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等最佳参数来提高提取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具有独特优势。
三萜类物质
成分:种类多样且含量丰富,包括多种萜类化合物,是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提取分离方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可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提高提取率,如调整微波功率、时间、乙醇浓度等,响应面法在优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活性成分物质的应用及前景
食品研发:制成“代用茶”“固体饮料”等多种产品。杨树桑黄可开发相关产品,还可利用茶汁发酵或与其他原料搭配研制特色饮品和啤酒,根据桑黄子实体生长特性合理采收用于产品开发,市场前景广阔。
医药应用:可制成中药饮片、胶囊、口服液等。杨树桑黄在中药饮片方面有发展潜力,桑黄多糖片剂、发酵多糖胶囊等效果良好,桑黄菌发酵产品研发有助于产业发展,对多种疾病有潜在治疗作用。
化妆品应用:提取物具有美白、抗氧化等美容功效,如醇提物抑制酪氨酸酶效果好,可应用于多种化妆品中,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新的天然活性成分来源。
结论
目前桑黄研究虽有进展,但存在诸多问题。野生资源匮乏,人工栽培困难,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难度大,成分协同作用不明,临床试验缺乏。未来需加强人工栽培技术研发,深入研究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优化培养基配方和提取工艺,推动桑黄产业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和大规模生产转化,实现其药用和经济价值的充分利用。
★ 本文章由千济方桑黄医学研究院整理,仅供学术交流,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