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文学名著的强大背书,“喜人”改编的《八十一难》(西)《越狱的夏天》(水)等,在一众自创背景的喜剧中脱颖而出。
*这种玩法,只要敷衍的故事一完整,就会强得可怕。主要是背景的强大。
*想起来,之前“江东鸣”的那个三国刘关张系列也算。甚至,喜人前几期有一个青城山白蛇的都是。青城山竟然被编导快剪,特别不理解。
*《红楼》的调性,好像不适合这么玩。但也不一定。人才很多。毕竟梁祝都玩出了新花样。
*蒋勋老师讲红楼,音频听到第54回。
*八月最后一天,开学咯。
*《云边有个小卖部》出电影了,剧情跟原著小说是两回事,但都同样稀碎。
*《跨界任务》就是韩版的、只有半边扮猪吃老虎的《史密斯夫妇》或者《剑雨》。
*电影《因果报应》,都没分清印度人哪个是哪个。
*伯克曼《四千周》,看个书封面就够了,往里翻都是水。不过四个字,人生短暂。
*张德文、陈雪良《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曹丕的心腹之臣陈群提出了九品官人法,标志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笼。九品中正制的最基本条件是“德充才盛”,把德放在了第一位,这明显是冲着曹操的“唯才是举”来的。
*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史,地位很高。
*有一种APP启动前的广告,特别无耻。只要手机稍微一晃动,就默认点开,然后关不了。端着手机,必须小心翼翼,保持绝对静止。
*成龙电影《新警察故事》里,那个水平装置引爆方式的炸弹,差可拟。
*郭景元主编《法医鉴定实用全书》中谈中国古代的法医历史。成文法律直到宋朝才规定,杀伤人命案件的验尸官,在县由县尉、在州由司理参军负责,而仵作只从事辅助性的工作。
*电视剧《唐诡2》,云鼎县尉卢凌风不懂验尸,还要等苏无名过来帮忙。看来情有可原,毕竟他们是狄公弟子,身在唐朝,还没有明文规定。
*马拓《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地铁民警所写,地铁站口附近的那些人,那些事。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半小时漫画《西游记》,照搬了原著情节,加了些图画。毫无创见,完全不是他们鬼扯科普的风格。什么情况?
*格雷厄姆·格林,据说是大佬。然而,一篇小说我也看不下去。没办法。
*20号,游戏《黑神话·悟空》。
*扶南运河。克拉运河。
*下了几场雨,天气好像没那么热了。毕竟已经立秋。
*看了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异地小夫妻在中秋节为见面而疲于奔波。只觉心酸。
*火车上的有些枝节戏,毫无必要。
*读钟叔河老先生《暮色中的起飞,念楼散文选》,有点意思。提到张德彝《五述奇》记述了带赛金花出洋的“状元星使”洪钧出使德国的经历。赛金花一八八七至一八九一年在柏林住过两年,至于德人瓦德西则只字未有提及。
*末后有一篇《我的第一位老师》。“老师”其实是童话故事里的列那狐。老先生也很调皮。
我小时候也读过列那狐的故事。父亲给我买的。后来再见着列那狐的书,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印象里小时候那种版本的,再没见过。
*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原是巴渝(今重庆一带)地区的民歌,唱时,以鼓、笛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
*俗语。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
*唐·裴度:鸡猪鱼蒜,逢着便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公众号文章的标题是门学问。震惊体、悬疑式、标题党等都是初阶玩法。发多了,对照平台推送的流量,能有自己的一点心得。
*德云社郭班主说,能卖票的不一定是好相声,但不能卖票的一定不是好相声。在公号文章的标题上,亦同理。
*下旬,喜剧综艺大爆发,好几档呢。想直接看好的,又不相信别人的眼光。只能自己过一遍,毕竟那些人连青城山红蛇和白蛇都能快剪的。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自序写的时间是1975年,成书时间估计更早。如今看,也不过时。
*还是老问题。单个段落或者章节看,很顺畅。统观,我则很不能明白里面的逻辑。歪果仁的脑回路不太懂。细节上,主体大路,偶尔有别人不用的边角料,显得新鲜。
*相较“刺激-反应”模型,这本主打的是内因决定论。
*4V电影《还钱》。二十多年了,陈柏霖还是《蓝色大门》里的模样。
*东东枪老师推荐电影《小人物大英雄》。看了,不是我的菜。不能如他一般看过很多遍。
*想那部电影里到底是什么特质,能强烈吸引枪总。没明白。
*想起来,前两天刚看过贾冰的一个电影。有点翻拍《小人物大英雄》的意思。我连那部电影的名字都忘了,证明这类电影的确不是我的菜。
*老家堂屋的旧吊扇,已服役三十多年,最大风速也仅聊甚于无。王老板建议,可能换个电容就好了。直接买了个新风扇,换装上了。
*老妈说,新的风扇吊得高些,好像没之前旧的风大、凉快。我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您是在拿风扇跟房间里开着的空调对比?都笑。
*舒国治《遥远的公路》。羡慕他独身上路的逍遥,不屑一顾他路上的遭逢。
*“掷一小石之远”(“just a stone's throw”)。舒国治问路,别人的回答。有一种结绳记事的古朴感。
*释小龙的电影《打黑》,与谢苗挤到同一道上了。但那个职业不是那样式的,并不好勇斗狠。成瞎子那样的剧本,可遇不可求。
*重看今何在的《悟空传》。还得是阴谋论有市场,但又不能太高级。天然的,上位者被置于反派的角色限制中。
*有时右逝《吴承恩抓妖记》,就差点意思。写作者从幕后跳到前台来当主角,一切就得从零开始,即使是吴大神也不行。没有名著的强大背书,就与其他小说无异。
*有时右逝的《如果宅》,是真好。再没有读过那么轻松愉快的游戏小说。三季稻。
*凯叔讲历史,真的是在讲故事。适合小孩,可小孩有那么大的耐心吗?两辑套装一共18册,能看完的都是历史真爱粉。
*隋后有唐,犹秦后有汉。也只是时间长短上“犹”罢了,内里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梁晓声《独自走过悲喜》。书名就是这个味儿,内容都是生活的絮叨。叫人不寒而栗,已经这么多年,《今夜有暴风雪》早已融化。
*冷纯牛奶泡黑咖啡粉。别是一番滋味。
*邓安庆《暂别》。之前《山中的糖果》等,还有些想象力,到这本就完全放下了。不是说不好,是能够做到更好而不做。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适合退休后写回忆录。
*袁哲生小说集《送行》。有一篇《雪茄盒子》,读后甚为震撼。一瞬间,可能有点明白《暂别》读不下去的原因。
*同样是记事写人,要写成袁先生这样的才算可以。虽然一个是散文,一个是小说,但笔力的差距一目了然。
*台剧《模仿犯》十集,改编自日本小说。还是童年阴影、人格缺陷,然而不腻。毕竟外壳换了。
*凡人修仙传,第119集。韩老魔大战玄骨上人。虚天殿副本通关。收获盆满钵满。
*《唐诗学》书系,列唐宋诗比较: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唐诗浑成,宋诗刻露;唐诗圆熟,宋诗生新。风骨与兴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出的,萧冬连先生的那本书,老厉害了。也是国家叙事自信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