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低淘展会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哪吒”团队:敢闯会创,做自己的英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7 12:11:52   浏览次数:1  发布人:9d8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哪吒”团队从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大赛冠军,同时创造了此项赛事的最高成绩纪录。今天的“敢闯会创,强国有我”专栏,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哪吒”团队的故事——“哪吒”团队成员在大赛成果展上介绍项目成果。学校供图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木兰楼一楼,穿过长长的院士墙来到走廊尽头,有一间普通的实验室,这里便是全


    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哪吒”团队从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大赛冠军,同时创造了此项赛事的最高成绩纪录。今天的“敢闯会创,强国有我”专栏,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哪吒”团队的故事——


    “哪吒”团队成员在大赛成果展上介绍项目成果。学校供图

    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木兰楼一楼,穿过长长的院士墙来到走廊尽头,有一间普通的实验室,这里便是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项目“哪吒”的诞生地。

    在这里,20余位年轻的博士生、硕士生从一个“打破不可能”的想法起步,历时8年实现了“从0到1”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发出能“上天入海,飞潜合一”的“哪吒”系列航行器。

    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哪吒”团队从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大赛冠军,同时创造了此项赛事的最高成绩纪录。

    科研“冲浪”,挑战“不可能”

    “哪吒”实验室的故事还得从10多年前说起。

    海洋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原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积极开展“大海洋学科”的谋篇布局,逐步构建海洋工程与海洋科学交融的新学科格局。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正式成立,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对海洋奥秘开展全面探索,以推动学校海洋科学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培养优秀海洋人才。

    2016年,曾铮副研究员加入由海洋研究院副院长连琏领航的海洋技术团队。他在带领学生参加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时了解到,台风和飓风研究领域对水上100米、水下50米的气象和水文数据有着迫切的需求,而当时国际上尚无专门收集这类数据的设备。于是,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设计一款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水下航行的跨域飞行器。

    “海水的密度大概是1.02克/立方厘米,空气的密度约为0.0012克/立方厘米,两者之间相差850倍,让同一个载体在相差这么大的环境下都能很好地飞行,这怎么可能做到?”团队的想法得到了很多人善意的提醒。

    “人们眼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我们要勇于打破。”曾铮说,团队将这个项目取名为“哪吒”,就是要实现不可能。

    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横着的,是漫漫长路。

    “当时,团队的首批成员博士生卢迪、熊程珂在开始做实验时,几乎每天都在‘炸机’。”曾铮回忆道,因为没有先例可循,每一个参数都需要自己不断摸索、调整,实验中的航行器一试飞就失控,潜入水中再也回不来是常事。每次“炸机”后,大家调整一下,便又从头开始。

    “科研的乐趣就在于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周赫雄2018年加入团队,从博士到博士后,一直陪伴着“哪吒”的迭代成长。

    周赫雄介绍,团队2021年研制的“哪吒Ⅳ”已经成功实现了水平飞行与水下巡航多模式海空两域航行,具备50米级水下航行、5公斤负载能力,成为当时国内外公开发布的跨域航行器成果中下潜深度最大、负载能力最强、水下运动范围最广的一款。可当他们满怀希望来到海上试验时,却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我们当时都是在平静的水面上做实验,从未考虑过复杂海况对跨域飞行的影响,所以当几米高的浪涌袭来,‘哪吒’就像一片叶子般被吞噬,使出‘浑身力气’也飞不起来。”周赫雄说。

    海试失败后,团队在校园里的造浪水池模拟复杂海况风浪中的跨域出水,从仿真计算,再到水池试验,时间一晃就是两年。

    无数次的尝试后,团队终于从冲浪运动中获得了灵感:与其和波浪硬碰硬,何不试试“顺水推舟”?

    于是,团队开发出了“冲浪算法”,能够自主识别感知波浪,选择在波峰起飞。从理论推导,到湖试、海试,“哪吒”顺利实现3级海况下反复海空穿越,并在海试中率先突破了百米潜深。

    创新很“酷”,点燃青春力量

    “站在领奖台上,我的内心十分平静。奋斗过程十分艰辛,但能够挑战前人没有摸索过的路,我们认为这是在做一件非常酷的事情。”谈起获奖感受,团队负责人吕晨昕说。

    “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选择加入这个团队就是选择了创造一个世界上独有设备的机会。”团队成员金羽飞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独特的创新,“哪吒”团队吸引了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同学聚在一起,合力做一件充满挑战性的事情。

    除了指导教师曾铮和连琏,“哪吒”团队全部由学生组成。教师们认为,给年轻人越多探索的自由,他们就会产出越多丰硕的创新成果。

    “是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让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克服困难和挑战。”吕晨昕说。

    对团队而言,最难忘的莫过于每年真实环境下的测试。记得团队在海南分界洲开展海试时,海浪的颠簸让船上年轻的渔民都倒下了,团队成员仍要坚持调试参数。师弟倒下了,师兄接上去,晕船呕吐,吐完爬起来继续调试……

    “我们是来挑战极限的,哪怕失败一千次,我们也要撑到最后一次成功。”回望来时路,每一次的艰难探索都成了美好的青春记忆,每一个挑战也都成了滋养成长的营养剂。

    如今,参加研制的第一批博士生已经毕业,完成整体设计的卢迪去了广西科学院继续从事科研,从事航行路径研究的熊程珂去了华为从事无人车的智能路径设计。

    “团队毕业的成员几乎都去了国家重点行业继续搞科研。”曾铮说。

    “课赛创研”,培养敢闯会创的青年

    “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加坚定了继续探索基础工科与前沿科技结合的信念。”吕晨昕介绍,“哪吒”在海洋监测、资源勘探、环境监测、海上搜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项目正在考虑转化落地。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秉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让每个学生更优秀”的育人理念,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经过大赛的精心梳理,各创新创业项目也得以重新审视并优化自身的未来发展。据悉,该校近3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奖的7个创业组项目在赛后都有显著发展和提升,2021年大赛获奖项目轻流科技、芯英科技均获融资达亿元。

    为培养更多敢闯会创的青年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打造面向全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建设机器人等6个交叉创新平台,向学生提供7×24小时的开放服务,探索“课—赛—创—研”育人模式,建设20多门面向全校的创业课程和2个辅修专业、1个微辅修专业以及1个创业精英班。

    “‘哪吒’实验室也承担着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的功能。”吕晨昕告诉记者,海洋学院有着完备的创新实践课程,学生们可以与大师、院士面对面交流,领悟科学家精神,也可以坐着“雪龙”号出海实践。此外,每一名本科生都有自己的科研导师,都可以进实验室做科学研究。

    作为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哪吒”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还吸引了来自不同学院的本科生跨学科体验与合作。吕晨昕指着实验室里满墙的专利证书说:“这些专利成果30%有本科生参与,本科生会在导师以及博士生的指导下一起做科研、完成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们的创造力在实践中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文字 |任朝霞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7日01版,文汇教育视频号

    敢闯会创

    强国有我

    更多教育信息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d8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dit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