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静心打卡D4/R95(每轮7天·第95轮第4天/总第659天),今日动态静心+无边无际静心打卡完成✅,暨简书码文打卡D1318天。➡️
稻盛和夫《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嘱托》诵读及相关书籍摘记心语(续)——
企业必须考虑长期稳定地雇用员工,同时也应该考虑相关交易对象的繁荣。
如果维护员工的生活是普遍之爱的话,那么关照交易企业的利益或者支撑经济的发展也是普遍之爱。从企业活动获取的利润中交纳税金,让社会有效使用,另外通过捐赠等方法为社会做贡献,这些也是【普遍之爱】。企业必须与社会共生才能持续生存发展。
确实,企业间互相展开竞争,作为结果,竞争对手或许会破产。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这不过是“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已。首先必须为了自己企业的生存发展拼命努力。这看起来或许是自爱太强,但这也是自然界的天理。
但是,也不能借口共生,由政府和行业出面,采用所谓“护送船团方式”(为了让因经营问题而陷入困境的企业可以继续生存,日本行政官厅通常会出面干涉,以保持这一行业的稳定。——编者注),让全行业所有企业都能顺利地生存发展。这种做法对该行业或许有利,但一定会给消费者和一般大众带来巨大的损害,决不能说这是符合共生这一普遍之爱的正当行为,它不过是满足某一行业私利的行业本位主义。
我的思考是:为了共生必须竞争,同时为了竞争又必须共生。
竞争也好、共生也好,本来就是以承认对手的存在、承认【多样性】为前提,才能成立的。而且只有共生和竞争同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
我是水沐,在心理学里,【共生】的初始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处于尚未成年的被抚育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来自抚育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帮助孩子构建健康有爱的自我。
当孩子的年龄渐渐长大,人格也日渐发展,人会进入独立期。再之后,通过参与社会的分工协作,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与他人形成【互赖】式的自主、自愿的合作模式,此时即进入第二个【共生】期,也就是稻盛和夫先生一直提到的【共生】期。
此时共生的目标,是为了协作共赢。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与个体应变创新的能力提升也水涨船长,变成日趋紧迫。
只是无论无何,为了更长效的共赢、共进的结果,避免零和游戏, 我们去向合作,以及在合作中为合作方着想与沟通的能力,都是【利他】的刚需,所谓相信【我为人人,人人为】的资源模式,只有通过不断的试练,才能有效长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