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号、20号上午分别走访了两所学校,一所是北大附中新馨学校,一所是北京中学。
两所学校的共性是都很年轻,据讲解者说,前者只有三岁,后者八岁。从年龄上讲,均是初级阶段,但“文化先行”的理念是学校的旗帜,以文化人的目标处处彰显。
还有一个共性,就是两所新兴学校都在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上有所成果。报告主题分别是《浅谈以跨学科融合为契机的综合实践课程研发》《跨学科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以两所学校的共性来看,无论哪种课程开发,都需要达成几个共识:
1.课程开发,依“标”而行
宏观上,所有跨学科课程的开发都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致力于多学科融合育人的模式探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实践性、综合性的的研发项目。
2.领导重视,统筹安排。
学校的任何一项创新,都离不开行政的支持和统筹。“校长”的格局决定了学校能走多远。综合两校老师的讲解,不难发现学校一把手的重视是教师开发课程的起点。
3.立根学校资源,用好国家资源。
北京中学的课程开发,更多立足于学校资源,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而北大附中的课程开发利用面是全国资源。
4.课程规划,策略先行。
宏观统筹和微观设计都需要“设计者”搭好架子,有了具体路子,才能有的放矢。即使探究路上会有“意外”,也要提前做出预设。在预设的前提下进行微调优化。
5.家校共育,符合规律。
孩子的成长需要依托于全社会的托举。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存在,而非靠单方力量。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有利于达成“和谐共生”的教育愿景。
6.孩子体验,展示交流。
只有立足学生主体的角色定位来实施的课程才是真正的优质课程。学生全程参与,是综合实践课程的根本特点。
以北京中学为例。像北京中学的“荒石园”,学生在园子里捉昆虫,喂养观察,阅读相关资料,去展馆学习考察,写观察笔记,做绘本,进行某种昆虫的科学研究,结成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再如“楼顶种植园”,分配土地,进行种植。就会涉及诸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如种植规划研究(种什么,怎么种,要答辩阐释),各种数据、选择植物、土地如何合理利用等,就得综合运用数学、生物、语文等知识。再如植物堆肥,生活垃圾、厨房残羹剩饭、粪便池等原料,都要提前准备。 春天的育耕(育苗、打锜垄、播种等),夏天的管理(除虫、浇水、施肥、搭架、掐尖等自然笔记记录),秋天的采摘(果实分享:可以拿回家,做美食,烹饪课程,设计一日三餐。)叶子、树皮、树根等所谓的废料,还可以做成“创意课程”(手工创意画)。由此还衍生出研究成果,比如北京植物栽培大赛的获奖。
在“做中学”“学中做”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打破了“教师替代”的教育壁垒。
虽然这不是语文的专业课程,但确实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力。因为,教育是相通的。
我们当地的教育,很多学校依然处于“压强”状态,推崇从上至下的“硬性管理”“无缝隙管理”“精细化管理”······学生依然是待宰的羔羊,是被无限束缚的个体,以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尺得扼杀多少创新型人才?兴趣被夭折在摇篮里,天性被泯灭在分数里。把有角有棱的孩子都雕刻成一个样子,是教育多大的悲哀!多惨痛的失败!
“人”呢?去哪儿了呢?肯定在“制度” 之下。制度在“治”人,而非“培养”人。
越自由越开放,各种课程越综合。
越自由越包容,人才才会被看见。
越自由越宽松,兴趣才会被暴露。
创新,意味着开放,意味着多元,意味着包容,意味着人性。
真希望每一级领导都从“看见人”开始我们的教育。让老师放松一点,让学生自由一点,而非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在工作、在学习。那就从课间十分钟开始吧,自由聊天,而不是被“安静”;自由释放,而不是被“拖堂”;自由运动,而不是被“呵斥”。打开每个人身上固有的“紧箍咒”,让我们都能自由呼吸。
同在一片蓝天下,梦还有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