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月20日(周一)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对促进老年人、儿童、育龄妇女等群体健康作出工作安排。
一是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要求推进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危险因素管理和认知训练等早期干预;增加痴呆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力争在探究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研发预防和诊疗康复新技术、创制新型治疗药物、开发中医药防治方案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
二是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引导医疗机构引入儿童视角,缓解儿童就医的紧张情绪;聚焦贫血、肥胖、近视等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开展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儿童就医体验,为儿童提供有情感、有温度、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是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强化母婴安全,完善院内和院间疑难、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转诊制度以及协作机制,持续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能力,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促进医疗机构的生育医疗保健服务更加优质规范,诊疗流程更加便捷高效。
以上是近期重要政策文件相关的情况通报。去年底召开的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这是卫生健康系统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承诺开展服务的内容。这些实事,是群众的“心上事”,更是我们的“上心事”。我们将集中力量和资源抓好实施工作,让这些实事落地落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今天的发布会,我委各相关司局的负责同志,将围绕“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副主任刘其龙先生;
财务司司长刘魁先生;
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女士;
医疗应急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高光明先生;
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据了解,部分省市政府每年都会向社会公开发布一批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清单。这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向社会公开发布的8件民生实事,请问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又是如何确定产生的?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副主任
刘其龙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感谢您的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民生部门,在谋划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的同时,持续督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和提升卫生健康工作水平,把卫生健康政策更好地转化为为群众提供的优质高效健康服务,打通政策管理的“最先一公里”和提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2025年在卫生健康系统组织实施一批为民服务实施项目。
为确保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实,国家卫生健康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广泛征集实事。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官微不设限制条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请各省份卫生健康委提供项目建议,组织委各司局提出实事打算;收集各省级人民政府2023年以来实施的卫生健康领域实事项目参考借鉴。二是科学统计分析。对征集到的8389条群众意见、各省卫生健康委提出的195条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司局层面提出的49条实事意向分门别类进行梳理、统计、分析,并充分借鉴参考了地方省市政府卫生健康领域实事。三是综合比对筛选。按照“群众有需求、部门有办法、地方有能力”的思路,寻求“最大公约数”,并征求了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意见,通过认真比对筛选,深入评估论证,研究提出了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对于征集到的其他意见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也高度重视,按照职责转交有关部门和地方卫生健康委认真研究,通过加强部门协同、争取资源支持等举措,积极推进转化为健康政策、民生实事。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提出将“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纳入了为民服务的实事项目,请问对于实现这个项目,我们做了哪些准备吗?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您的提问。儿童看病就医应该说是牵动着每个家庭和每个家长的心。每年到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儿童看病就诊的问题,儿童排队就诊也是群众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2016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推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我们在全国设置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并且持续推动其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据我们统计,全国儿童医院达到了162家,设有儿科的公立综合医院近4400家,每千名儿童床位数从2015年的1.93张增加到2023年的2.55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医师,这里面也包含执业助理医师,从2015年的0.49名增加到2023年的1.02名。
虽然从全国的层面来看,儿科的医疗资源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医疗服务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当前儿童的医疗服务供给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还有少数的综合医院还未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到了儿童的季节性疾病高发期,部分医院的就诊等候时间还是比较长;还有一些地方儿童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为了补齐儿科服务的短板,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把2025年到2027年作为“儿科服务年”,希望利用三年的时间来进一步扩大儿科医疗服务的供给,增强儿科的服务能力,改善儿科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儿童看病就医的需求。目前据我们统计,全国超过90%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暂未提供儿科服务的绝大多数是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为了实现到2025年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的目标,我们准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全面梳理排查本省还未能提供儿科服务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情况,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地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够落实到位。二是通过派驻专家、远程医疗、医联体等等多种方式,帮助还没有完成儿科设置的医院能够尽快填补儿科服务的空白,确保患儿能够及时就近就便获得儿科诊疗服务。三是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委要引导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将开展儿科服务作为履行公立医院职责、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任务来加大落实的力度,把为民服务的实事能够办实办好。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缴纳住院和门诊预付金是很多群众就医的时候非常熟悉的常规操作,而且实施了很多年,为什么这次提出要取消门诊预付金,医疗机构要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
刘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感谢大家对医疗服务收费工作的关注和关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感受,从上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患者排队的次数,以及缩短缴费等候的时间,我们允许医疗机构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相继设立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
近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持续完善和改进这项制度。一方面,我们引导各地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的额度,不断减轻患者就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指导医疗机构积极采用各种的移动支付方式,扩大结算渠道,来提升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另外,我们在脱贫攻坚期间,要求各地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在本地区住院治疗时不用预交费用,出院时只需要结算个人自付部分就可以了,这项政策目前仍在执行,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健全,群众医疗保障覆盖和保障的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发展成果,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国家卫生健康委经过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托育服务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受到群众的热切关注。请问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这项工作。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
王海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增强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积极推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一是完善托育服务的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家庭养育成本;鼓励各地将发展托育服务作为本地的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经有130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托育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发放消费券等支持措施,降低托育服务价格,让婴幼儿家庭“托得起”。二是完善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制定托育机构设置管理、保育照护、预防伤害、消防安全、营养喂养等标准,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订单签约服务,向托育机构提供卫生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防控等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提升托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婴幼儿家庭“放心托”。三是完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指导各地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各地通过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形式,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让婴幼儿家庭有选择、“能送托”。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广大无偿献血者作出了巨大贡献。请问我们在保障无偿献血者权益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高光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您的提问。无偿献血既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又体现个人的爱心与奉献。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和完善无偿献血者的权益保障政策,开展了一系列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我委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每两年召开一次无偿献血的表彰活动。自2001年首次表彰开展以来,至今已经完成了11届的表彰,累计表彰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250余万人次。
二是各地倡导推进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享受“三免”政策,就是免费游览政府主办的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场所;免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诊察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各地还在积极探索,拓展献血者其他激励引导机制。
三是《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的时候,根据各省的有关规定,免交或减交相关的费用。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血费减免由各地方的财政予以保障。各地推进“让信息多跑路、献血者少跑腿”,多数省已基本实现了省内医院用血费用的直接减免,但是献血者及其亲属异地用血时往往需要前往献血地现场办理,或者寄送相关材料进行办理,给献血者造成不便,效率也不高。为给献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血费减免服务,我委将此项工作列为了2025年为民服务实事项目之一,抓好落地。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在众多的为民服务实事中,为何特别选择为县域群众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对于目前那些尚不具备血液透析服务的县有何具体打算来帮助他们提升服务能力?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系生命的重要手段,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每周到医院透析两到三次,所以要求尽量能够就近就便获得血液透析的服务。如果附近要是没有这样的医疗条件的话,对于患者来说非常的不方便,有的患者需要到更远的地方,而且要来回路上奔波非常辛苦;还有的患者选择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附近居住,这些情况无论是在医疗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不便。
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县医院能力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持续引导县医院不断提高包括血液透析在内的综合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据我们统计,截至到2024年底,全国90%以上的县医院具备血液透析服务能力,近十年的比较来看,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但是,目前还是有部分县域的血液透析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还有的县是没有能够提供血液透析的设备和设施,还有的县是设备老化需要增配或者更新一些血液透析的设备。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今年要将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能够提供血液透析服务作为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之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集中攻关,对患者较为集中的这些人口超过10万的县,能够消除血透服务的空白点,同时也能够通过辐射,把这个服务能力辐射到周边人口较少的县的患者,进一步提高全国县域的血液透析服务能力,方便患者能够就近就便获得血液透析的服务。
根据我们前期掌握的情况,目前全国有72个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公立的综合县医院还不具备血液透析服务的能力,我们将根据县域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的措施包括培训人员,让这些人能够具备血液透析服务能力;设备设施短缺的采取填平补齐的方式,设施设备老旧的采取更新换代的方式,一县一策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首先从改善硬条件方面,我们结合人口规模还有透析患者的数量,以及县域内其他医疗机构服务的情况等等,为部分县医院来设置血液透析室,同时配齐血液透析机等相关的医疗设备。设备陈旧的或者数量不足的,进行设备的更新和增配。
在软实力方面,我们通过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特别是向县医院的下沉,包括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等等这些综合措施,有计划地组织血液透析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等等这些方面都延伸到县医院。同时,组织开展帮带县医院人才的培养培训,选派具有潜力的这些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确保县医院能够尽快掌握和提供血液透析服务。
第三是强化质量管理。因为血液透析质量和安全还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对于新开设血液透析室的这些县医院,我们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工作力度,确保质量和安全,维护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权益。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县医院的服务能力的评估,加大指导力度,确保2025年年底前,人口超过10万的县能够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满足血液透析患者的需求。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具体有哪些内容?请问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如何保障该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落地实施,让群众真正受益?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
刘魁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牢牢把握减轻患者负担、提升就医感受的总目标,改革预交金管理,主要包括门诊预交金和住院预交金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且要限时清退患者以前缴纳的门诊预交金。但是为了避免“一刀切”给部分群众带来不便,我们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对不会使用新型支付方式的老年人群,因为他们有比较频繁的就诊服务需求,所以这部分人群可以保留预存费用等方式。对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类似住院一次就诊需多次缴费的复杂情形,我们规定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医疗机构仍可以预收费用。
二是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降低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型个人的自付平均水平。医疗机构要根据住院患者的同病种前三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的额度,并且要求要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的额度,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住院患者预交金改革:假设某医院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某病种过去三年平均住院费用是9000元的话,医保报销后个人平均自付的费用是3000元,那么这家医院向这类病种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收取的住院预交金就不得超过3000元。
为了保障这项制度加快落地,近期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印发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安排。同时,我们还会制定和发布技术指引,来指导各地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我们落实制度不走样。二是完善医保预付金的管理。我们会协同医保部门提升医保资金清算和结算的效率,以保障医疗机构资金运转的基本需求。三是持续提升患者支付便利性。指导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来加快费用的结算,确保把这项改革好事办好,让群众更加满意。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婴幼儿托育是许多职工家庭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民实事中有提到,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达到4.5个,请问如何能够解决婴幼儿家庭的入托需求?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
王海东
谢谢您的提问。托育服务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有利于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我们将围绕广大家庭在托育方面的急难愁盼,指导各地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托育建设,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一是发挥中央资金对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支持引导作用,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建设县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托育机构,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进一步压实地方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责任,切实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为广大家庭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
二是支持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推动县区级公立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支持或开办托育服务,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的有效供给。
三是落实好水电气热实行民用价格等优惠措施和相关税费减免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运营补贴,提高普惠托育的含金量。
四是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各自职责,加强对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婴幼儿健康服务咨询和人员培训,促进托育服务的品质提升。
我们将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调度和督促指导,确保把这件为民服务的实事办实办好,为广大家庭提供普惠、便利、优质的托育服务。谢谢。
央广网记者
请问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从哪些项目入手来推进地市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社会关注度比较高,我们也多次通过多个方式进行了回应。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我们一贯秉持要坚持“充分尊重医师决策权,为互认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考虑客观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另外要坚持“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原则。因此,互认项目的确定,应当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角度出发,选择具有较高的同质化水平、较好的稳定性以及统一技术标准的项目。比如临床上我们常用的血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CT检查等等这样一些项目。但是同时,检查检验结果会因患者的生理代谢、病情发展而发生变化,我们也明确了接诊医师可以根据实际的诊疗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重新检查的六种情形。这六种情形:一个是因为病情的变化,相关的临床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二是相关临床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当中变化比较快的。三是相关的临床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比如做手术、输血等等这样一些重大医疗措施实施之前的。四是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等这些紧急的状态下的。五是涉及司法、伤残等等这些鉴定的。六是还有一些其他需要由医师根据实际诊疗来确定的情形。我们也一再强调,要加强医患的沟通和交流,在不能够互认的时候,要做好解释说明,积极争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关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项工作,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落实。一是坚持分步和逐级的原则来推进。我们通过全面推进紧密型的医联体建设,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这样一个服务模式,首先是在医联体内来实现检查检验的同质化管理。从紧密型医联体互认入手,有序扩大互认机构和区域范围,逐步向市域、省域、区域和跨省的互认来进行推进。
二是要加强临床检验、放射影像、核医学等等相关专业的质控工作,推动实现国家、省和地市质控中心的全覆盖,并且推动质控工作向县来延伸,提升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水平。这也是我们保障互认的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在地市级层面实现三级医院能够互认二级医院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另外也是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同级之间互认的重要基础。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地市范围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项目能够达到200项。
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便利。
四是要逐级对区域内医疗机构、科室和医务人员互认的情况来进行监测评价和指导。在医疗机构内部,主要是要完善绩效分配的制度,调动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的积极性。
五是在外部来讲,我们还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比如信息化的建设、投入、医保的支付等等,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和政府的保障和支持,来营造有利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谢谢!
南方周末记者
血费减免可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但是否能够真正有效执行?大家很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哪些办法来实现“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高光明
谢谢您的提问。为实现“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的目标,我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是我委会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已经实现了军地献血信息互联互通,在全国所有血站献血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记录和查询。依托微信“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小程序,搭建了血费跨省异地减免平台,实现了在线办理跨省异地血费减免的目标。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并办理跨省异地血费减免的申请。
二是让每位献血者都享受到便捷的血费减免服务。各地已具有成熟的血费减免信息化平台的,都要做好与全国血费跨省异地减免信息平台的对接;对于还没有相关信息化手段的地方,要充分发挥全国跨省异地血费减免的信息平台的兜底作用。让“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服务覆盖全国所有的血站。
三是强化宣传和服务作用。各地要利用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用血费用减免政策和异地办理流程,为献血者提供相关的咨询和答疑的渠道,及时处理血费减免申请,有效缩短受理和报销的办结时限,给无偿献血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完善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和权益保障政策,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到无偿献血工作中来,激发社会各界对无偿献血事业的支持和参与。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八件实事,既有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也有减轻群众负担的,还有科普健康知识的,都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健康问题,这些设想都很好,请问下一步将如何落地,有什么实招?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副主任
刘其龙
谢谢您的提问。实施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代表全系统干部职工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确定实事只是开始,抓好项目实施、确保群众受益才是重点。我们将加强统筹调度,聚全委全系统之力,做好八件实事的落实落地。一是研究制定每件实事具体实施方案,形成综合文件,分解任务目标,明确完成时限节点和工作要求,确保可执行、可实现、可考核。二是紧扣实事重点难点,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通力协作,压实地方责任,抓好落实。三是建立有效监测评估机制,强化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时研究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四是加强督查督办,从年初到岁末毫不松懈抓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既定任务,向人民群众交一份合格答卷。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现在很多人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需要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民服务八件事中提到了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健康讲座,如何能让这些措施真正惠及群众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在加快,压力也逐渐在增加,所以对于心理健康这些问题,包括睡眠的问题,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把2025—2027年确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这里面主要包括您提到的这三个措施。
首先是关于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服务方面。我们要求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公立医院能够提供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的服务。这项工作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的,据我们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一共大概有1000家的公立的精神专科医院,同时我们有将近2000家的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了心理或者精神科。还有一些中医院、儿童医院等其他类型的医疗机构也都开设了心理或者精神的相关科室,提供相关的服务。应该说,我们心理和精神的这些医疗资源已经基本覆盖了每一个地市。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各地公立医院,首先从公立医院要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对于二级以上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原则上要求都要必须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对于有条件的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儿童医院等等,我们是鼓励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另外对于精神专科规模比较大、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公立医院,我们鼓励单独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来提供专门的心理健康综合服务。同时,也要求各地扩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培训,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第二,关于心理援助热线。目前我们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开通了600多条,一共设置了1200多个座席,但是号码类型多样,群众记忆非常不方便。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设置了“12356”作为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的短号码,进一步提高心理援助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在我们积极推动和指导下,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西等省份都已经开通了“12356”的心理援助热线的短号码,其他的相关省份也都在积极推进过程当中,确保5月1日之前都能够实现投入运行使用。我们也指导各地及时优化座席配置,提高接通率和服务质量;加大场地、通讯、经费等等的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软硬件条件,持续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每一次的接听服务。因为心理援助热线的接通服务跟我们通常的“110”“119”“120”这些还不完全一样,不仅仅是转接和调度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接入的热线提出的问题要能够给予及时疏导和专业解答,所以对于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
第三,是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方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问题的自我早期识别和调适能力,是做好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重要措施。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开展了很多的线上和线下的培训讲座和科普宣传。在2025年,我们将集中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教育。一方面,强化线下的讲座。我们要在全国遴选专业能力强、宣讲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方面的专家,组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巡讲团,要定期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来举办线下的讲座。同时,对医疗机构我们也提出要求,就是要主动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在全国,我们提出一个目标,在2025年要实现举办超过5000场次的线下的巡讲和知识讲座的目标。另外,我们也将用好线上的资源,因为线上资源传播的效率更高、传播的范围可以更广、受益的人可以更多。我们组织专业能力强、科普经验丰富的专家,目前正在制作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小视频,在多个平台、多个渠道来投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推广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从中获益。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我们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聚焦了“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主题,各位嘉宾回答了大家关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就相关的主题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